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7月11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俄军唯一现役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
《消息报》获悉,目前,这艘军舰的维修和改造工作已经暂停。报道称,海军和联合造船集团的代表近期将就“库兹涅佐夫海军”号的命运作出决定。专家不排除该舰因技术和物理老化而被报废拆解的可能。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前司令谢尔盖·阿瓦基扬茨对《消息报》表示:“停止维修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如果决定不再继续维修,‘库兹涅佐夫海军’号只能被切割成金属作废物利用。”
他们对海军是否需要拥有此类舰艇的看法存在分歧:有些人说他们离不开它们,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航空母舰是过去的遗物。 “库兹涅佐夫”号自 2017 年以来一直进行现代化改造,而俄罗斯联邦最大的浮船坞在维修过程中沉没,航空母舰发生重大火灾。
知情人士告诉《消息报》,“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和现代化改造工作前段时间已暂停。对话者表示 ,在不久的将来,海军总司令部和联合造船公司 (USC) 的代表将决定是否建议继续对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进行这些工作,并将其归还舰队的战斗力 。
虽然之前也有不少有关退役库兹涅佐夫号的讨论,但大家都没当真,觉得就俄罗斯这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格,无论如何都要把“库兹涅佐夫”号修起来撑门面,不然俄罗斯可就是五常里唯一一个没有航空母的国家了。
但这次,大家都默认了“库兹涅佐夫”号修不好了,这次报道与其说是新闻,倒不如说是事后通报。这艘始建于苏联时期的载机巡洋舰,似乎走到了服役生涯的尽头。
“库兹涅佐夫”号原名“第比利斯”号,是苏联1143型航空巡洋舰中的5号舰——虽然西方划分经常把这一型航空母舰划分为“基辅”级和“库兹涅佐夫”级两个级别,但在苏联划分中,四艘“基辅”级,两艘“库兹涅佐夫”级和未建成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都是属于1143型航空巡洋舰/载机巡洋舰,从1143.1型一直到1143.7型。
“库兹涅佐夫”号可谓命运多舛,1982年开始建造,1990年12月25开始交付验收,服役期前航海历程已经1万6千多海里,起降舰载机454次(含直升机)。1991年1月20日正式入役苏联海军。苏联解体前夕的1991年12月1日23点40分,北方舰队副司令尤里·乌斯季门科放弃了岸上2/3的海军军官和技术人员,强行出航,于12月24日抵达摩尔曼斯克。
此时“库兹涅佐夫”虽然已经交付,但实际并未完全竣工,完工度90%以上,但由于刚独立的俄罗斯经济十分困难,失去黑海造船厂后也缺乏建造和维护经验,最后一点收尾工作一直持续到了2000年代初,舰载机也是凑得勉勉强强,但好歹是具备了作战能力。
“库兹涅佐夫”号可以说是俄罗斯的门面,也是俄罗斯海军的宝贝疙瘩,但养一艘航母并不容易,是由于俄罗斯海军经费实在捉襟见肘,库兹涅佐夫号长期处于维护保养不力和日常训练不足的状态下,大病没有,小病不断,整个1990~2000年代各种事故频发,也鲜少进行远洋航行。
但“库兹涅佐夫”号还是等来了实战的机会,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该舰首次投入实战,参与了空袭叙利亚恐怖组织的行动。但在这次远征叙利亚期间,苏-33和米格-29K从航母上进行了420架次战斗出动,支援驻叙利亚俄军部队的作战任务。但过程中先后有一架米格-29K和一架苏-33舰载战斗机坠海,而且它冒着黑烟的场景还遭到西方舆论的集体嘲笑,称“不需要舰队伴随,只要通过卫星看黑烟就能知道库兹涅佐夫在哪里”。
2017年2月9日返回北莫尔斯克母港之后,“库兹涅佐夫”号驶入摩尔曼斯克第35修造船厂进行大修升级,俄罗斯海军当时曾雄心勃勃宣布:四年内完成动力系统全面翻新,更换8台КВГ-4锅炉和4台ТБ-12蒸汽轮机,让这艘6万吨巨舰重振雄风。 初期进展看似顺利——2018年6月,破旧旧锅炉被拆下运走,闪亮亮的新设备已就位。当时没人怀疑库兹涅佐夫号将重返舰队。
然而之后,形势急转直下。2018年10月30日,承载航母的PD-50浮船坞因断电沉没,70吨重的鹤嘴吊如巨锤砸穿飞行甲板,撕裂出一道4×5米的豁口。
这场事故让维修停滞整整一年,“库兹涅佐夫”被迫前往第35修船厂继续维修,这座造船厂没有足够容纳它的船坞,只能把两座小型干船坞拆掉中间隔断合成一个,拼凑出临时维修坑才勉强续命。
在2019年12 月,船上发生火灾:在焊接工作中,火星进入船舱,点燃了溢出的燃料。结果造成大火,火灾持续了24小时,造成2 人死亡,14 人受伤,过火面积500平方米。2020 年 8 月,联合造船公司(USC)总经理阿列克谢-拉赫曼诺夫报告说,火灾后修复该船的费用高达3.5亿卢布。
之后,又爆出了贪腐案:2021年7月,俄联邦安全局(FSB)突袭摩尔曼斯克第35造船厂,揪出厂长、工程师、财务组成的贪污网络,船厂反复以“发现新缺陷”为由申请追加预算,仅锅炉维修一项承包商就虚报35亿卢布(约4000万美元)而真正用于维修的费用不足申报额的三分之一。近60万美元维修资金被私分挪用。
据俄罗斯卫星社2023年2月21日报道,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公司总经理阿列克谢·拉赫曼诺夫向卫星通讯社表示,2月21日俄海军现役的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号当天出坞,将于2024年重返俄罗斯海军战斗编组。
俄罗斯此时仍然没有放弃“库兹涅佐夫”,还在投入资源维修,就是计划服役时间从2021年一直拖延到2024年。真正压垮“库兹涅佐夫”号的是俄乌冲突。
原本预期中很快就能结束的俄乌冲突演变成了持续3年多的漫长战事,而且眼看没有结束的希望。俄罗斯大量军事资源投入到俄乌冲突中,自然没有更多资金用于维修“库兹涅佐夫”。而且从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海军的表现来看,就算有“库兹涅佐夫”,俄罗斯海军恐怕也不会让它冒险前往前线。
而且“库兹涅佐夫”的舰员和舰载机部队也被抽调,2024年9月库尔斯克战役期间,一个代号为78987的俄海军步兵军事单位开始出现,这个机械化步兵营就是俄北方舰队从“库兹涅佐夫”、“恰巴年科海军上将”(唯一一艘1155.1型大型反潜舰,北约称之为“无畏II”级)等长期待修的大舰上,抽组舰员与海军其他岸勤人员组建的。也就是说,舰员都去前线打仗了。
而舰载机部队的情况更是糟糕,目前第279团和第100团这两支舰载战斗机部队,面临着长达8年航母起降训练的空白期,加上有经验的飞行员逐渐到龄停飞,使得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已然不复存在。
克里米亚萨基机场处于乌克兰远程武器的范围内,俄罗斯舰载机部队不太可能前去进行训练。飞机方面,第100团的米格-29K实际上已经停止发展,第279团苏-33也早已停产。实际上早在俄罗斯宣布“库兹涅佐夫”号放弃修复之前,俄海军内部就有声音让这两支部队转隶到岸基航空兵,接受诸如苏-30SM/SM2等新飞机,扩充实力。
歼-15T+空警-600的组合,美国人看了都眼馋
到了2024年,俄海军预算遭大幅压缩,仅核潜艇部队获得充足拨款。 前太平洋舰队司令阿瓦基扬茨公开宣称:“航母就能被现代武器几分钟摧毁,修它就是浪费钱! ”军方内部测算显示,继续维修需再投950亿卢布,而航母即便服役也难以远航,动力系统故障率超60%,出海需拖船随行。同等资金可建造4艘携带“锆石”导弹的22350型护卫舰或2艘两栖攻击舰,后者能控制2000公里海域。
22350号护卫舰“戈尔什科夫”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
而且船体从1985年就下水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养,2025年就是第40年,就算俄罗斯不计代价修好了,至少腰花三年时间,也只能服役到2040年代期,也就是说花了这么大代价结果只搞到了一艘能用十来年的船,根本就不划算。
事到如今耗时8年、已经耗资1000亿卢布(约11.3亿美元)但没有起色的“库兹涅佐夫”号成了一个“累赘”,理性考虑下放弃维修对俄罗斯来说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问题是如何处理这艘航空母舰?说拆除,但是拆船也是个技术活,目前第35修船厂没有这个能力。卖给其他国家拆除?先不说谁来买,就是漫长的运输路程和因为政治上的沿途阻碍就足够头疼——想想“瓦良格”号当初拖回来花了多大力气。
至于有国家买下来……如果是十年前,印度可能都会有兴趣。但现在,连印度都开始造第二艘国产航母,采用弹射构型,已经看不上“库兹涅佐夫”了。
目前来看,“库兹涅佐夫”可能也不会拆解,而就是这么放在那里无人问津,就好像苏联解体后的那些退役军舰一样。
鸿岳资本配资-鸿岳资本配资官网-在线炒股配资开户-手机炒股配资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