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潜水表×2
夏天,挽起袖口,让自己的表好好露露脸,这是每个表迷期待的拥有魔力的季节。什么表都值得晒出来,但气温使然、艳丽的色彩及强大的防水性使然,决定了只有潜水表才是夏日的真正王者。七月上半,不聊聊潜水表怎么行呢。
值得一提的潜水表有很多,但今天主打一个“亲民”,两位主角售价都在5,000元左右。有趣的是,它们虽然来自同一个品牌,但风格截然相反:一位是现代、娱乐化的1000米防水潜水表;另一边是复刻50、60年代“Skin Diver“风格的传统潜水表,而且还真的有往事可聊。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期待过这样的作品会是国产钟表品牌的手笔,但最终的确给了我有趣的体验。下面我就花几分钟,谈谈为什么。
01
海鸥 海洋系列千米深潜潜水表
表壳:316L精钢,密底
尺寸:45毫米 ×15.8毫米
防水:1000米
机芯:海鸥2130自动机芯
动储:42小时
振频: 28,800次/小时
表 带:精钢表带
售价:5,800元
防水达到1000米的潜水表、机械机芯、又要价格在5,000左右,我印象里是一块都没有,哪怕同时凑上两个条件都很难,这里请原谅我真的没文化。我记得精工的 Prospex 1000M 和西铁城 Promaster 1000M 都要万元以上,海鸥这次又给到了充分的性价比。这块表的定位很明显,把1000米潜水表通常有的排氦阀、带锁(整体按下去才能转)的单向旋转表圈一并给到你,再设计一些小特征让你能确认“是它没错”,这就足够了。也就是说,它目标是让你花5k完成10k的体验,并且没有硬伤,那它就漂亮地完成了任务。如果你觉得它和某个品牌的某块表有点像,我想它不会介意,毕竟价格优势在这里。
说实话,如果把logo去掉,让我盲猜它的价格,我至少会说10,000元,因为品质感和设计上很少有能让我挑刺的内容,有的地方甚至超越它所处的价位。
首先它有一些很明智的设计,比如排氦阀和表冠放在一条轴线上,排氦阀就不再突兀。然后表圈分为精钢的内圈和蓝色磨砂的外圈,只有外圈可以旋转。两种质地强化了腕表的品质感,还有更多地方做设计:海鸥可以打螺丝上去、可以像劳力士深潜型一样在表圈上明示它的功能和技术,不加掩饰地炫耀它工具化的一面。表圈是某几类腕表的灵魂,比如GMT、潜水表、世界时,这上面满满的铭文至少能把装饰性拉满,海鸥这块几乎快要做到这点了。
之所以是“几乎”,因为它表圈刻度只有前15分钟是以“1分钟”为单位的,后面就比较粗疏了,这样损失了一些装饰性。同时,真要戴着它潜水,也不要在水下泡太久,毕竟超过15分钟的话它就没有精确的指示了。
另外,表圈的滚花也显得平淡,不够棱角分明。如果滚花造型更深刻、更有设计感,整体颜值能再上一个台阶。
接下去是表盘,这里的色彩搭配得很好,橙蓝两色足够有活力,太阳放射纹提供了微妙的光影变化。海鸥用了中文logo,这点本身很别致,但看图片时,因为它和6点的两排字体完全不一样,有一定割裂感。好在拿到手后我就没有纠结过,它们都没有大到吸引眼球的地步。
10点时标和别的都不同,只有它是三角形,巧妙地告诉你“箭头所指是排氦阀哦”。显然对表迷来说这是不用强调的,但我乐于看到它作为装饰和特征而存在,它可以当作几十年后表迷玩古董时津津乐道的地方。
腕表的设计上,优点和遗憾并存,但要手表档次最大的体现是用料(和品牌?),这块表就强在这里,它的钢材质感至少是两万的水平,甚至某些两万的钢表都不如它润泽闪亮!
表壳本身已经挺好了,表链更是把强大质感发挥得淋漓尽致。它的光泽让人印象深刻,缎面的部分的反光能达到相当高的亮度,纹理也足够细腻。链节侧面的镜面打磨让它有时能“闪”起来,动人。不知道表链轴承和孔眼间是否有衬套,不知道它永久了会如何,但新表的链节丝毫不松垮,挺拔有力,同价位的表很多是做不到这点的。这条表链就是我盲猜它不止5,000多的原因,它让很多贵价的表链显得平淡,我今后在夸赞一条表链时会更谨慎一点,因为这块证明了低价位也可以做出高超的质感。
但做工上我还是找到一点值得今后改进:表圈按下去、旋转后,有时回弹不上来,要用力多尝试才行。不管表卖多便宜,这种情况都能免则免。
普通状态和按下去的对比,按下去后有时会像这样不回弹
总之我很喜欢这块表,哪怕它的表壳是45毫米的大尺寸,但实测51.7毫米的表耳跨度还是挽救了它的上手效果,我个人hold得住,它只是“有点大”而已。除了大,另外就是重,这块钢表居然上秤显示214克,明显压手,显然内部是相当有料的。
厚度也展示一下,各自体会吧。
02
海鸥 海洋系列1984南极探险复古潜水表
表壳:316L精钢,密底
尺寸:40.5毫米 ×12.4毫米
防水:200米
机芯:海鸥2130自动机芯
动储:42小时
振频: 28,800次/小时
表 带:精钢表带
售价:4,180元
如果你不要现代的娱乐风格潜水表、或者你之前已经有类似的了,那半个世纪前的复古风格会是你的菜吗?
潜水表并不总是以“大块头”著称。有一类潜水表被称为“Skin Diver“,名称源自于“Skin Diving“,它类似现代不用装备的“自由潜水”,光靠个人素质和体能扎进水中。因此,这类潜水表的防水能力为100米~200米,不用太深,这样也换来了偏小巧文雅的体积。Skin Diver 在壳型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它们的表耳采用笔直的线条,让表壳整体呈现“H“型。Skin Diver 在上世纪中期一度盛行,现在也不乏一些爱好者继续在挖掘此类遗珠。
古董 Skin Diver 风格潜水表
所以这块1984南极探险让你好像看到了浪琴传奇潜水、或者美度领航者系列75周年纪念款,这都是有原因的。接受吧,它们都是一度经典的造型,都是已经愈发小众的审美和乐趣。
这块1984有它专属的原型——海鸥 ST5B,当年为中国南极科考队定制的表款。官网上说 ST5B 为南极的极端气温和磁场而设计,它被埋在冻土里、被施工人员戴在手上,各种实测,结果日差1秒、三防性能可靠。如果今天要重新设计一块科考用的表,肯定不会是 ST5B 这样偏正装的风格。
ST5B
那会是1984南极探险款这样的吗?有机会。
它有十足的“Skin Diver“风味,体型合理、构成简单、外加盘面上的一些小细节,没有丝毫的多余和吝啬。它的外壳质感依然高级,光泽度优秀,滚花的表现还比千米深潜款好不少,清晰而且镜面抛光过,质感不俗。表圈是铝合金,立足于“复古”风格来看这是说得通的,而且开价四千多,我不好意思要求太多。
整表40.5×12.4毫米,算是潜水表里很克制、很协调的尺寸,但 Skin Diver 标志性的多层次表壳(特别是它的中层很薄)却反而给我敦厚的视觉效果,我完全没想到。它真的层次丰厚,底盖、中壳、表圈和凸起的表镜,四大部分存在感都很强,侧看确实有一些“工具化”的味道,明显有别于普通三针表。可能这种多层次就是它看着比较厚的原因。
盘面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我一看它的颜值就想拿来赏玩一下下。表盘有明显的磨砂颗粒,所以表盘对光线不是很敏感,在各种光照下的表现相对统一,我理解为一种“男人味”,坚定不屈。中央的 Crosshair 十字线有必要提一下,当年很多腕表上都会饰以十字线,并不局限于天文台认证的表。十字线的具体意义我没找到有公信力的答案,这里且当一种复古元素来看就行了,不用觉得它在制造和天文台认证相关的种种联想。结果我还是挺喜欢这个设计的,和纤长的时标刻度配合,它让表盘简洁却又不空旷,有种“内容满满”的错觉。有时我甘愿沉醉于错觉之中,就像小酌几杯以后感觉坚硬的沙发就像卧榻一样舒适,松绑思绪,陷入进去。
时标”3“因为日历窗在旁边,显得好像小了一点。我特意在ps上比划了一下,看是不是刻意把它缩小过。但其实这个字体切掉左边部分就会显得小,并不是失误。
还有,因为表镜边缘弧度比较大,所以如果腕表不正对自己,时标就会看起来有些变形。这也算复古风格的小乐趣之一吧。
因为防水1000米款的表链实在精彩,所以我对1984南极探险的表链也格外期待,结果我更喜欢前者。原因是,这条5链节表链,它中央的米粒部分并不是“粒粒分开”,而是每5个米粒为一个单位,一体制作出来的,它们之间甚至完全连在一起,无法弯曲。我相信这是只有表主才会发现的小细节,不会影响旁人对这块表的看法,只是从我个人出发,我并不习惯这种设计。这也是整块表唯一让我需要时间适应的部分。
这样5个米粒其实是一个零件
今天两块表的机芯都是海鸥2130,结构和 ETA 2824 类似,双向上链,动储42小时。
海鸥2130机芯
我相信会有人期望能塞进个规规矩矩的 SW200,但我想这样的潜水表目前不容易找到。现在5,000左右的潜水表是日本品牌的天下,瑞表已经不参与这块的竞争,此地王者缺位、没有秩序,甚至几十年前那样石英机芯和机械机芯掰手腕的场面在这个价位还能看到,简直就像钟表业的侏罗纪公园。
既然你的预算是5,000,那你就要在“当一个拿步枪的公园管理员”和“当一头杀伤力惊人的霸王龙”之间做出选择,个性才是最重要的,自我表达欲被满足就是快乐的。海鸥给出了两种比较少见的组合,一个类似 SW200 的机芯已经是合格的价值了,再加上“防水1000米”、“复古风格”、“40年前的往事”,本身做得也都不错,它们肯定有市场。
结果你看完本文,感觉侏罗纪太可怕,想逃回文明世界?可以,前面有不错的瑞士潜水表等着你,仅仅再加50%预算就好。
张工
球迷、摄影票友。周六在街头神出鬼没
表态互动
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点击下图 加入「表态网读者沙龙」
鸿岳资本配资-鸿岳资本配资官网-在线炒股配资开户-手机炒股配资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